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

-  投资资讯网交易在线  (http://www1.pm001.net/index.asp)
--  高级会员信息发布区  (http://www1.pm001.net/list.asp?boardid=206)
----  少见好品:民居6珍+21枚民居版票大全+小全套  (http://www1.pm001.net/dispbbs.asp?boardid=206&id=27297094)
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2 14:17:00

--  少见好品:民居6珍+21枚民居版票大全+小全套
市面80年生肖猴,随处可以收集几百上千枚,但是好品相的《21枚民居大全套版票大全》,没有多少个人拥有。

猴票价格高,其中重要原因是消耗巨大,民居版票也是如此,又是普票基本没有收藏意识,全的整版更不会,加之官方多次统一大量销毁,所以现在配套较难,找好品无品相缺陷的版票更是难上加难(重点是6-8种高值普票存世较少,低值部分品种存量较大实话,近6年来最多能有1-2种高值难得被一点发现冲击市场),是一直未被重视的“黑马”。

民居邮票是邮票中的经典之作,是新中国邮票中的根基,是中国自大龙邮票以来都少见的一套好邮票,比所有的纸币类和绝大多数邮票都要高出几个级别的,在民居邮票面前,不管是大龙邮票 红印花邮票都要比民居邮票矮一些,虽然现在民居邮票价格不高,随着时间的推移,民居邮票会逐渐凸显其价值!而80庚申猴邮票在民居面前不过是毛毛雨,望广大民居爱好者都能用心去呵护,不懂民居邮票就不会懂得中国邮票的精髓,更不会懂得收藏价值如何衡量。

大全套前几年最高价15000元左右成交(南京入库价),好品现货当时价格也达万元左右。

美品价  2800元 大全套(1760枚小版+4100枚大版=21版,合计1420枚邮票) 

民居邮票珍藏册,21全,110元/套

(没有软折、折印、钝角、没有黄脏霉等问题,我们挑一大全套版美品的,平均需要2-3小时,至今售出的大全套,无一退货无一调换。

就算您有10套大全版,也未必有一套是好品的比例,因为那个年代相对技术,材料、工艺等落后,加之纸张、印刷、保存等原因,更没有太好收藏保护意识。  

另有民居大版“六珍”供应(仅有1-2组),民居方联大全等,价格另议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六珍,即指:最早发行的普23组民居邮票中的10分云南民居、20分上海民居、30分安徽民居、40分陕西民居、50分四川民居、1元福建民居的六枚“粗齿票”(俗称)
它们形式上均为每个邮局全张为横10纵10计100枚。这六枚票早期由北京邮票厂采用一种名为“维发机”的邮票印刷机印制,一个印刷全张可分裁为上下二个邮局全张,每个邮局全张(我们称为整版票)100枚,孔度数为11X11.5,俗称“粗齿票”。
因为这六种票面值均为常用面值,后期再印刷时就改为由一种名为“乔利机”的邮票印刷机印制,一个印刷全张可分裁为四个邮局全张,每个邮局全张60枚,孔度数为13X13.5,俗称“细齿票”。经过十几年的使用消耗,这六枚粗齿票已存量不多,市场上难得一见,特别是整版票,故市场人士称这六枚粗齿票为“民居六珍”。市场永远是对的,应该说此称呼具有一定的正确性。


经过十几年的使用消耗,这六枚粗齿票已存量不多,市场上难得一见,特别是好品整版票,故市场人士称这六枚粗齿票为“民居六珍”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均为市面没有流通过好品,连号票中挑选   2版起可以给连号,暂时只能一次供13组以内。        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民居邮票介绍

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,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,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。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,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。由于中国幅员广阔,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,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,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,建筑材料千差万别,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,富有创造性。

民居邮票是原邮电部于198641日开始发行的,至1991611日止,历时5年,共计发行421枚。它们分别是编号普2314枚,普252枚,普263枚,普272枚。从面值设置上分别是1分(内蒙古)、1.5分(西藏)、2分(东北)、3分(湖南)、4分(江苏)、5分(山东)、8分(北京)、10分(云南)、15分(广西)、20分(上海)、25分(宁夏)、30分(安徽)、40分(陕北)、50分(四川)、80分(山西)、90分(台湾)、1元(福建)、1.10元(浙江)、1.30元(青海)、1.60元(贵州)、2元(江西)等21种,面值共计人**10.845元。

11分 内蒙民居(1986.5.15—— 蒙古包 毡包是我国蒙古族、哈萨克族、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,一般为圆形,古代称穹庐”“毡帐。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,外侧包羊毛毡,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,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。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,即成为半式的固定蒙古包。在两个圆形住宅之间,联以土墙,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。
   21 1/2 分 西藏民居(1986.7.1——藏南碉房 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,石村丰富,民居一般用石砌墙、高2-3米,称为碉房。碉房以木材做梁、柱和椽子。平屋顶,有的设外廊。木梁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,窗上装玻璃,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。在广大牧区草原,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。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,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。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、农牧业生产、信仰喇嘛教、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。
   32分 东北民居——东北三省民居 吉林-蒙古族马架房 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,在山墙开山,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,故称马架房 。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,极似蒙古包,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。马架房全部用泥壁,不做基础,四面皆土坯墙围绕,当阴雨连绵之际,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,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。
   43分 湖南民居(1986.12.25——湖南民居-风火墙 湖南民居建筑平面多为前后两个一明两暗的三间组成,中为内院,植以花木,房屋空间高,设有阁楼,建筑选型均衡;青瓦粉墙,墙内设有风火墙,背山面水,环境优美。一般的农民房屋并没有高大的山墙,如毛泽东同志的韶山旧居就是典型的湖南农宅。
   54分 江苏民居(1986.10.15——江苏民居(见附图江苏气候温和湿润、水域丰富,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、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,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。住房布局紧凑、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。房层高、墙身薄、出檐深、门窗高大,利于通风,外观朴素、粉墙灰瓦照影、蠡窗映水,掩映于桃柳丝竹之间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。
   68分 北京民居(1986.6.15——四合院 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为普遍、历史为久远的住宅形式。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,正房(上房)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,坐北朝南,开间、进深、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。院子两侧的厢房、陪衬着正房。院子是交通、采光、通风的枢纽,并配以绿化,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。住宅大门多设在东南角上,象征风水八卦上的巽门方位,附会紫气东来的吉祥,以北京的四合院有代表性。
   710分 云南民居(1986.8.1——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态演化而建造。竹楼分上、下两层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2.5米左右,以木桩或青竹为柱。下层无墙,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,屋顶为双斜面呈人字型,覆盖草排或瓦。室内用竹墙隔开,内间卧室,外间为客室。地板富有弹性,阳光和风经竹缝透入,雅致舒服。
   820分 上海民居(1986.9.10——上海石库门房子 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,以里弄石库门房子代表性。大片住宅成排布置,互相毗连。户内建筑布局紧凑,高2-3层,青瓦坡屋顶,并有小型晒台,在建筑正面和墙头、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。
   930分 安徽民居(1986.5.15——安徽民居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,但宏观世界与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别。根据当地气候、地形的特点,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,有的依山傍水,有的参差起伏,有的层楼叠院,精致朴素、堂皇俊秀。
   1040分 陕北民居(1986.11.15——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、黄河上游地区,少雨地带的民居。窑洞一般宽3米、深5-20米,在3-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,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,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。温温度比较稳定,可谓冬暖夏凉。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(土窑)、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。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,其采光好、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。
   1150分 四川民居(1986.9.10——全楔式木结构的四川民居 四川民居广泛采用全楔式木结构建造,并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村、随势而筑,以石下基础,以木制梁、楔、柱、椽,以竹隔墙夹楼,以砖或土,石砌墙,以草、瓦盖顶,空间丰富多变,层次错落有致,造型空透轻盈、色彩清明素雅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,宛似天成,其抗震防水灾性好。城镇房常为一楼一底,下层开店或日常活动,上层则作为卧室。农村房上层存放(晒晾)粮食,下层为住房、堂屋、厢房、厨房、织作坊等。
   1290分 台湾民居(1986.4.15——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、四合院。屋顶前后坡落水。农家多用三合院,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。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,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,秘密性较高。
   131元 福建民居(1986.10.15——福建民居-客家住宅 客家住宅沿着五岭南麓,分布于福建西南部及广东、广西二省的北部。承启楼为圆形的砖楼与土楼,其中的土楼、直径达70多米,用3层环形房屋相套、房间达到300多间,外环房间高达4层,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,2层储粮、3层以上住人,其它两环仅高1层。它是一座对外可防御、抗台风、外观坚实雄伟的古城堡环楼。
   141.10元 浙江民居(1986.4.15——浙江民居-黄岩天长街住宅 该住宅面街背河、附有店面,临街设店面,内部兼作起居室,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。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,第二层空间仅有2.2米高。以顶阁楼三面凸出,窗台做得较低,三面都开窗,阁楼窗子开得合宜,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。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,有遍有低,轮廓线不单调。

25(3枚、面值共2.90)
    青海民居——青海地处高原,是汉族、藏族、回族、土族、撒拉族、蒙古族、哈萨克族聚居的地区,是因地理环境、自然条件,丰富的建筑材料使其民居富丽堂皇而典雅。前房为高台阶平房,大门凹进,左右两扇窗户形式各异。后院的房屋为一楼一底,楼上有凸出的明式走廊。
    贵州民居——贵州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各民族所居住的房屋区别较大,贵州西南靠云南、四川地区,多修建邮票中形式的房屋。该房屋基本与四川民居的木结构特点一致,不同的是这种民居建筑在较高地石料基础之上,房檐前高后低较为平缓,房门常开在左侧面靠后。
    广西民居——广西民居建筑主要是木、竹结构,漓江沿岸主要以竹为建筑材料,有类似傣族竹楼的竹房。房屋下部有一高度不大的底层,房前一般设有小走廊,类似城市建筑中的阳台。在壮乡,房屋往往依水而建。

26(2枚、面值共1.20)
    宁夏民居——宁夏主要是回族聚居,其民居旧地取材以土为主。院墙、屋墙均用泥土而筑,土墙上加有一定民族风格、习俗装饰,房檐为单面,形成独特的风格。
    山西民居——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,常为瓦房。瓦房的布局、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,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,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。
 
27(2枚、面值共2.05)
    江西民居——该地区房屋,尤其广大乡村的民居,基本结构形态与四川民居相同,即木结构,有堂屋、卧室、厨房等用房。但建筑材料、房屋质量一般比四川民居要好些,通常是以瓦房为主。邮票上房屋较为豪华不是该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。
    山东民居——其建筑具有东北地区部分汉族住房特点,以石、土混合筑房壁和院墙,屋房顶。 该枚山东民居邮票是普 27 组后一枚,也是《民居》普通邮票的后发行的一枚。

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,56个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和许多省份是不一样的,这些都是不一样的,在地方建设中体现的。但房子的邮票是这样的背景,进行不同的地方。中国的住宅建筑是一千年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的双手,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。由于地域辽阔,地域辽阔,地理条件不同,56个民族风格和不同的传统,生产和生活有着自己的特色,建筑材料在千种不同的方式上,中国乡土建筑的色彩丰富多彩,有创意。整版民居邮票就是基于此而发行的。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3 14:44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4 11:56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5 3:38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杨杨杨3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5 15:12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6 17:04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7 5:33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7 15:46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8 15:39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9 4:23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19 12:50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20 4:32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21 6:01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22 5:10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梅云江
--  发布时间:2021/4/22 13:34:00

--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